【本篇來源為數位時代的報導】
對於上市櫃企業來說,即將到來的2025年開徵碳費,自然有解決之道。但是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體,更是全球許多國際品牌的關鍵供應鏈,解決碳有價的第一步「碳盤查」就成為心中的痛。
尤其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若不把排碳控制好,不僅可能失去品牌客戶的訂單,還可能因為產品變貴失去市場競爭力。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碳盤查?MOXA:硬體、軟體必須跟上腳步
Moxa指出,很多中小企業在面對綠色轉型時,在第一步「碳盤查」就卡關了,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啟動碳盤查」、「要怎麼提供數據」、「如何保存佐證資料以因應碳盤查」。
Moxa主力在於工業通訊及網路設備,更偏向硬體的範疇,但是協助中小企業解決碳焦慮,他們認為硬體跟軟體必須同時跟上腳步,「數位轉型的進度,與綠色轉型的發展呈現正比。」林世偉說。
所以Moxa擁有眾多的合作夥伴,奕馬資訊和中鋼子公司中冠資訊便是在碳盤查時候,與Moxa合作提供軟硬整合的解決方案,協助中小企業有效率地推動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進度。
解決方案包括自動化數據擷取、數位化保存監控數據與佐證資料,使得碳盤查數據的彙整更加容易,應對各種法規的要求也更加靈活便利。
奕馬資訊總經理李秉恒指出,過去生產線想知道碳排放量,要靠人工記錄加總計算,耗時費工又容易算錯。但現在透過如機聯網的應用,讓每個階段的製程皆可自動擷取各時段的數據。」
「碳盤查」存2大挑戰:資源不足、技術門檻
台灣中小企業涵蓋電子、紡織、食品、鋼鐵等行業,而隨著碳排稅費和碳關稅法規的推進,企業的營運和銷售成本將大幅上升。
以金屬扣件產業為例,台灣是金屬扣件全球第三大出口國,2024年預估出口產值超過新台幣 1,600億,也是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 第一波課徵對象,產業因應碳排稅費而增加的營運和銷售成本壓力顯著。
對於這些中小企業而言,「碳盤查」不僅是一項技術門檻的挑戰,更是一項資源分配的考驗。許多企業缺乏專業技術和足夠的資源來進行碳排放數據的收集和管理,進而導致「碳焦慮」。
「碳盤查」法規將陸續上路
事實上,國際間推出和減碳相關的金融法規政策,正在上路的階段。
例如,2024年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即將實施,主要針對美國境外的碳排大戶製造業者,依碳排放量徵收進口費用的「碳邊境調適機制」。
隨後,台灣也將於2025年啟動碳費徵收,而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則預計在2026年上路。
文章引用:《數位時代》碳盤查難在哪?為何是19萬中小企業頭痛難題?Moxa曝解方:軟、硬兩者缺一不可
Comments are closed